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师道 > 为师 > 立身 > 正文

启动教师读书的动力系统

时间:2019-12-02 14:2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苏小成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每一学期,学校都会征订相关的教育、教学、人文、社科等类别的报纸杂志,整齐地摆放在阅览室静候教师们前来翻阅,可每每让人失望的是,眼看学期结束,那些报纸杂志依旧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每一学期,学校都会征订相关的教育、教学、人文、社科等类别的报纸杂志,整齐地摆放在阅览室静候教师们前来翻阅,可每每让人失望的是,眼看学期结束,那些报纸杂志依旧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是征订的报纸杂志不符合教师们教学的需求吗?不是,所有刊物全都是各个学科最具有权威性的,有极好的指导借鉴作用。是阅读时间封闭吗?不是,学校阅览室整天面向教师开放,可以说是随到随读,而且环境布置也较为温馨雅致。是教师们没时间来读吗?也不是,学校课时量适中,教师们整体工作量不是很重,完全有时间来读书。

  可为什么教师们就不读书呢?结合实际工作,笔者以为教师不读书的原因有这样几点:

  第一,读书内驱力不足。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不强,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了解不够,对教育愿景期望值不高。

  第二,读书的压力不大。教师不能清晰地感受到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变化对教师的新要求,贪溺于教育工作的常规惯性,进而就没有自身前行的动力。

  第三,读书的环境不佳。教师读书本是好事一件,却时常出现一些怪现象。如有人对读书者报以各种或明或暗的反对和讥笑,觉得你格格不入;学校领导认为教学成绩至尊,其他一概不顾。

  第四,教学研究不够。现实教学中注重教学、轻视教研的现象比比皆是,教研只是一种附属或是添头,不能有效地汲取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如此,读书被弱化无几,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渴求,对未来教育的渴望被惯性化的常规教学阻隔。教师成了能带出优秀学生的教学能手,却忽略了其本身所承担的教育功能和自我发展的需求。

  要突破读书困局,必须把握住解决它的根源,通过一系列“组合拳”,试着推动教师阅读工程,让教师热爱读书。首先,由内而外,逐层施压。增强职业认同感,让读书成为教师的喜好。可从这样四个方面来做尝试: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教师要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以“四有”标准来要求自己。二是增强职业成就感。通过学生学业、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进步,召回幸福感、成就感。三是搭建平台对接现实。将教育新理念、新方式引入学校,开阔教师眼界,达到“教然后知困”的目的。四是从外施压。学校要制订校级层面的读书计划,并细化至每一位教师,做好审查、评定、激励工作,要让教师自身带有紧迫感,将读书由个人行为转化为教育行为、学校行为。

  其次,营造环境,以研促教。在这一方面校长是关键因素,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利益,还要看到未来的发展,从内心深处常怀敬畏之心,把读书作为学校教学生活的主旋律。还要积极创造读书的条件,注重精神褒奖和物质激励,形成读书的好气氛。

  再其次,要想方设法将日常的教学与读书相结合,日常的育人与读书相结合,由学生读书倒逼教师读书,实现师生共读、促读。另外要挖掘教研的深度,不做虚的、短平快的无效研究,要把握住教育教学的主线,聚焦课堂,对准学生,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学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抓住小问题做出大文章。

  多读书,读好书,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教师更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全国诗歌座谈会在京开幕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