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师道 > 明师 > 正文

“三顾茅庐”只为先生向北来(3)

时间:2019-12-02 17:0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鲍盛华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匡亚明,一位广开贤路的校长,“让我去办一所大学吧”,是他一直追逐的梦想;于省吾,一位孜孜以求的学人,奔赴东北,坚守学术,乃其人生不悔的抉择。

  勤勉精进

  于省吾被聘为学校历史系教授,工作主要有两件,一个是继续从事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另一个是培养研究生及进修教师。

  从此,吉林大学家属区里,就有一盏灯每天凌晨三点左右准时亮起。晨读和写作是于省吾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

  还是在这片灯火以及静逸夜中,于省吾对王国维等大师级人物倡导的研究方法发起了冲击。他认为,尽管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即古史研究应该用地下资料和典籍互相参证,这与过去独重典籍的研究有了巨大进步,但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地下资料的重要性。

  于省吾觉得,要想得出真正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地下资料与古代典籍就应该有主辅之分,即以地下资料为主,典籍作为辅助,因为没有任何典籍记载能比原封未动的地下资料更可靠。

  于省吾通过对甲骨文所记商人袓先“上甲六示”庙号的系统研究,明确提出中国的成文历史开始于武丁时代所追记的商人先公中的示壬、示癸。确切地说,就是夏代末期,距今3700年左右。这一研究成果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又一声巨响。

  “从研究世界古代史和少数民族志所保存的原始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会意识等方面来追溯古文字的起源,才能对某些古文字的造字本义有正确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去正确释读某些古文字数据。”(《于省吾自传》)

  商代后期的《玄鸟妇壶》铭文中的“玄鸟妇”三字,过去曾被解释为“‘玄+鸟’妇”,即,前两字被认为是一个字,或者被误认为是“鸟篆”。于省吾另辟蹊径,从原始氏族社会中图腾崇拜的角度去研究,同时结合典籍中有关“玄鸟生商”的记载,最终确定正确释读应该是“玄鸟妇”。

  “玄鸟妇”三字其实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作壶的贵族妇人是以“玄鸟”为图腾的商人后裔。这不仅纠正了过去的误释,更为研究商人图腾找到了实物依据,从而使过去一向被认为怪诞不经的“玄鸟生商”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

  过去研究者认为,《庄子·秋水》中“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的“礨空”是“蚁穴”的意思,但细究起来,却有诸多不通之处。于省吾经过深入分析后认定,“礨空”应为“螺孔”,从而使众多疑惑一扫而光。

  于省吾还陆续考释了许多难以辨认的甲骨文字,中华书局出版的《甲骨文字释林》显示,于省吾共考释前人所未识或已释而不知其造字本义的甲骨文约300字。

  于省吾其实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1896年12月23日,他在辽宁省海城县西十五里的中央堡出生。7岁时入私塾,老师就是自己的父亲。虽身处兵荒马乱,但父亲却要求他努力求学。辗转多年,于省吾随奉天教育会国学专修科并入沈阳国立高等师范,于1919年毕业。

  1928年,张学良重建萃升书院。张学良认为,于省吾既有国学底子,和国学诸老还熟悉,有管理才干,值得信任,就让他做了院监。于省吾发挥自己长处,前往北京邀请多位国学大师前往东北讲学:王树楠主讲经学,吴廷燮主讲史学,吴闿生主讲古文,高步瀛主讲文选。

  一时间,萃升书院成为东北国学宣讲的重镇。

  然而,时局急转直下,“九一八”事变后,萃升书院无法维系,只能停办。于省吾只得移居北平,家中旧藏的30多箱书籍也在父亲的周旋下,辗转运走。

  当时,已有大量由罗振玉、王国维等整理并刊布的古文字著作,这些成为于省吾阅读的重要文本。王国维等人对文字的考释及一些新的发现让他十分着迷。但当时也有学者认为,考释古文字跟猜谜差不多,对古文字研究的态度并不严肃。于省吾立志从这方面着手先做一些事情。

  通过一个又一个实际研究,于省吾发现,作为客观存在的古文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只要科学分析文字的点画或偏旁以及它和音、义的关系,寻出每一字横向的同一时期的相互关系,以及纵向的先后时期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则多数古文字是能够被正确认识的。“那种貌袭臆断的旧作风必须坚决摈弃”。(《于省吾自传》)

  在此基础上,于省吾写成《双剑誃殷契骈枝》及续编、三编,还出版了《双剑誃吉金文选》《双剑誃吉金图录》《双剑誃古器物图录》等专著。

  通过深入研究,于省吾发现,以先秦古文字的研究来考释先秦文献,能够解决大量的先秦典籍在长期流传中造成的原文和训释上的大量讹误。从1934年开始,于省吾陆续写成并出版了《尚书新证》《诗经新证》《易经新证》《论语新证》《诸子新证》等著作。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胡朴安在《中国训诂学史》中将于省吾推许为“新证派”的代表。

  因为于省吾对古文字的出色研究,从1929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先后任辅仁大学讲师、教授,燕京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均讲授“古文字学”。

  研究古代器物和古文字,一个入门的功夫就是鉴定真伪。如果连真假都分不清,就谈不到引用,研究工作也就无从入手。

  为了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于省吾搜罗了商代甲骨文、商周时代的古器物共二百多件。其中不乏精品:吴王夫差剑、少虡错金剑、吴王光戈、楚王酓璋错金戈,还有秦商鞅镦、秦相邦冉戟,等等。

  一度,于省吾还以“双剑誃”给自己的书斋定名。新中国成立后,于省吾将自己购买、收藏的古代文物均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即今国家博物馆)。“三顾茅庐”只为先生向北来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全国诗歌座谈会在京开幕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